畫樹要先觀察樹的整體特征,再觀察樹枝,因為樹的種類很多,樹枝的生態(tài)也不盡相同。初學(xué)者冬天要練習(xí)枯樹或落葉樹。沒有葉子的樹枝結(jié)構(gòu)清晰,姿態(tài)明確,這樣就可以很容易地了解各種樹木的生長規(guī)律和基本結(jié)構(gòu)。
樹枝
分支的結(jié)構(gòu)大致可以分為三類。一種是向上生長的類型,傳統(tǒng)畫論中稱之為鹿角。這種類型常見,如柳樹、洋槐、香樟等。二種是向下彎曲型,稱為
樹枝畫
蟹爪,比如龍爪。三,它是一種生命的長臂分支,如松樹,杉樹,木棉等。以上兩三種之間也有形式。在畫樹枝之前,把樹的四個邊圍起來,仔細(xì)觀察,選擇漂亮的樹干和合適的角度。先把樹干的粗枝勾起來,再加上細(xì)枝。畫的時候先要注意的原則是樹分為四份,即樹干的枝干向四面八方伸出,不能像魚刺一樣,成雙成對,缺少散風(fēng)。其次,注意密度和動量的安排,稍作取舍。其實小樹枝、樹梢都可以大膽放棄,從藝術(shù)角度選擇符合美的原則的進行寫生。另外,一定要注意筆桿,要挺拔,每一根枝條都要與主干或粗枝相連,不能長在空中。枝條越長越細(xì),尾部越粗或者枝條越粗越細(xì),違背了植物生態(tài)學(xué)。
樹皮,根
樹皮,樹根一棵樹的面貌,個性和特征有時可以從樹皮的紋理中辨別出來。每一種樹皮都有不同的紋理組織,如有鱗片紋的松樹皮,有斜人字形紋的柳樹皮,有杏花紋的櫻花皮。
樹皮畫
樹皮是水平的,博的樹皮是扭曲的,還有很多難以用語言描述的紋理。素描前仔細(xì)觀察是很有必要的。畫樹干的時候,除了要注意樹皮的紋理,還是要畫出立體感。剝樹皮時,靠近兩邊的紋理應(yīng)密而窄(或墨厚),靠近樹中心的紋理可疏而寬(或墨淡),符合透視原理。畫完樹枝后,再畫根部。至于根部畫不畫,要看土石方量或者樹種。平時多石少土的情況多有暴露。在土多石少的情況下,根系多為隱藏式,榕樹根系多為裸露式。但在繪畫時,可以根據(jù)畫面的需要來決定是否隱藏或暴露樹根,而不用考慮土石分界。但要畫出從土里升起來的、堅實牢固的特征,就不要畫得像是插在土面上,被推下去的。